1. 首页 >
  2. 资讯首页 >
  3. 资讯详情

自考报名结束了,如何高效学习?

  2021-12-28 09:38 来源:强学教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通过短时间的复习达到和别人同样的效果,就必须使用科学的复习工具。

◎笔记——后期最重要的复习工具

我们在学校学习时,基础较弱的同学每逢考试前都会找学霸借笔记,集中学习一段时间,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但如果他们没有使用笔记,而是使用几乎全新的课本,成绩大多情况下都不尽如人意。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学霸的笔记已经将所有的知识点汇总整理成体系,重难点标出,清晰明确,拿到笔记只需按逻辑顺序记忆,减少了不必要时间精力的浪费;但使用书本还需要将知识重点画出、梳理结构,耗时耗力,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自考倒计时里,最重要、科学的复习工具不是书本,而是之前做的笔记。


◎教材

如果你将所有的笔记放在了书上,并且详细的话,可以把教材作为复习工具。但一定要做思维导图。

◎历年试题、模拟试题——检验知识掌握程度

做题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唯一标准,只有背了,题目做对了,才是真正学会了。况且,考试检查的不是背诵,而是做题正确率,所以临近考试,多刷题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题目,建议大家选择历年真题,多刷几遍,了解出题方向以及经常考的题型,心里大概有数了之后再针对性复习。

因历年真题有限,大家可以尝试做做模拟试题。


时间篇


2021/12/28

◎日平均学习时间:已复习、在回顾≥3小时,未复习、0基础≥5小时

20天学会一门课程、20天通过考试的人,往往都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希望大家把握最后阶段,尽量不要玩手机,减少娱乐休息的时间,把除工作外的所有时间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回顾时间:按照遗忘曲线时间回顾

背过就忘是几乎所有自考小伙伴都存在的问题

之前给大家的建议是坚持背,形成“记忆惯性”之后就容易了,但后来琢磨,觉得这种方式不太适合基础弱、离开学习环境太久的小伙伴。因为学习是需要有成就感的,如果长时间背诵效率低,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心理,难以坚持到“记忆惯性”的到来。

后来去查了些资料,发现有种方法恰好能够解决初期的“遗忘快”的烦恼。

这个方法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实验者记忆100个生单词,刚刚记忆完毕,实验者的记忆量达到了100 %,仅隔了20分钟,记忆量下降到58.2%,过了一天后,记忆量只剩下1/3。

他将实验的遗忘速度绘制成遗忘曲(具体可直接百度:艾宾浩斯),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1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既然知道了遗忘的规律,那么想要把知识点彻底记住,只需要在关键的遗忘时间点抓紧时间巩固,就能避免出现“今天背、明天忘”的情况。

根据上图的遗忘曲线我们能够得知,背诵后的20分钟、1个小时是遗忘速度最快的时候,所以我们在背诵完这个知识点后,一定要在20分钟后回顾一次,1个小时后再次回顾。

另外晚上临睡前在脑海里过一遍,第二天默写、第四天复习……按照这种方式,能大大降低知识点的遗忘速度。

方法篇


2021/12/28

◎笔记梳理

笔记就是简化版的书本,在后期时间紧的情况下使用,能大大减少不必要时间的花费。如果前期没有记笔记,或者现在还没开始复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制作自己的笔记。

¤直接在书上画出,再整理成导图

自考官方教材比较厚,每个章节的内容很多,如果逐字逐句看,20天肯定来不及。所以我们要将教材简化,只背重点。

一般教材可以分三种情况简化,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总结,填空。


名词解释在书本上一般以这种形式出现:xxx是指……,……称之为xx,即……为主要内容的xxx,xx的含义是……;

简答总结一般分为:背景、目的、过程、影响、经验教训、特点、重要性等;

填空一般是:xx分为……和……,时间,人物名称,著作等

如果没有辅导资料,大家可以尝试这个方法;有辅导资料的话可以直接看辅导资料,上面的内容已经非常清晰明了。

教材简化完成之后,一定要按照章节整理成思维导图。


更多资讯,请移步永安强学教育服务号。

  返回顶部
  网站公告
  合作加盟